作者:屈鹏程
端午节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盛大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每逢过节,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方式来纪念屈原。长久以来,这种观念达成共识、深入人心。然而,在这种和谐的文化氛围里,却出现了一些三观不正、心怀鬼胎的公知、专家,他们恬不知耻地提出了“屈原否定论”的荒唐观点。我认为,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源,是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纵深渗透。而否定屈原的背后,正是西方向中国发动一场精神殖民战。下面我就一定时期内发生与屈原有关的典型事件进行辨析。
第一个事件
2016年投入使用的教育部编纂的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2017年及2018年投入使用的教育部统编的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均不再介绍屈原其人其事,将屈原从历史人物中除名了。
移除的理由:
一是西方借用胡适少数疑古派学者曾经怀疑屈原不存在;二是记载屈原的《史记》一书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