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员与管理 > 研究专家 > 科研项目 >

“炎帝神农与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部分论文摘要

来源:未知 时间:2019-08-30 浏览:145次

      为使长江儿女更好地知我长江、爱我长江、兴我长江,21日至22日,由省社科院、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炎帝神农故里基金会和长江文明馆联合主办的炎帝神农与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汉举行,各界专家学者为建设文化长江建言献策、贡献智慧。部分摘要如下:

弘扬长江文化  建设文化长江

    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

        江河是大地的血脉,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因江河而生,受江河滋养。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毫无例外都是文明的发祥地。

        深入研讨弘扬长江文化是长江文化自身发展繁荣的需要。长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流域人杰地灵,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长江文化源远流长,从原始石器文化到现代工商文化一脉相承,从一个方面记录了中华文化的发展道路和轨迹。但对于长江文化的挖掘、弘扬,我们目前做得还不够,长江文化资料还处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长江精神还没有深入研究,亟需我们集中、深入研究长江文化的丰富内涵,收集、整理长江文化资源,展示优美的长江文化艺术,弘扬伟大的长江精神,让长江文化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使“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更加绚丽多彩。

        深入研讨弘扬长江文化是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当前,我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以文化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提升素质、凝聚人心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省委、省政府把建设文化长江,同建设生态长江、经济长江一样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武汉是长江流域的中心节点城市,具有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工作生活在武汉的文化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深入研讨、弘扬长江文化,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深入研讨弘扬长江文化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内在要求。长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文化异彩纷呈,长江流经的十几个省市已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聚集带,青藏地区的藏族文化、长江上游四川盆地的巴蜀文化、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荆楚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吴越文化,交汇融合,互联互存。长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大力传承和弘扬。

        研讨弘扬长江文化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问题导向。把握好历史和现实、普及和提高、继承和创新、形和神、宣传推介和研究开发的关系,使长江文化系列化系统化,集合放大长江文化效应,同时,开发挖掘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满足多种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需要。

                                                      建议将长江文化节打造为文化新名片

 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李子林

         打造长江文化节(周)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从长江文化节(周)本身看,它是整合长江流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放大长江文化资源效应的重要载体,是克服目前长江文化碎片化、分散化,集中地、系统地展示长江诗词歌赋、曲艺舞剧等文化艺术,以歌颂长江、赞美长江、唤醒祖国人民,特别是长江英雄儿女知我长江,爱我长江,建我长江的重要平台。同时是重现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奔腾不息、永远进取、刚柔相济、坚韧执着、大气磅礴、生机盎然长江精神和长江英雄儿女开拓进取,创新创业、敢为人先,顽强拼搏、舍身取义,报国献身精神的重要形式。

       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大势看,它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现实选择。长江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是祖国母文化三大组织部分或三大板块。同时长江流域是祖先文化(炎黄文化)重要诞生地、发源地,是民族始祖炎帝活动的主要区域。可以说,一部长江文化史是半部中华民族文化史。

        从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现实看,它是建设生态长江、经济长江、文化长江、推进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的紧迫需要。打造长江文化节(周)不仅是文化长江的重要载体、重要内容,而且可以直接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为保护长江、建设长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文化条件、价值观念。

       从国际上看,它是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适应国际文化软实力激烈竞争的紧迫需要。湖北作为长江文化重要发源地、诞生地,作为承东联西、南北贯通的重要枢纽,作为文化大省,科教大省和文化人才高地,理应把精心打造长江文化节(周)的重任担当起来,把长江文化弘扬好、宣传好、推介好,使长江文化节(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品牌。

       长江文化节(周)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长江音乐会、诗词大会、歌舞晚会、书画展、器乐演奏、雕刻、剪纸、刺绣展、图书、刊物、动漫博览、文化产业博览、文化旅游博览、杂技艺术、渡江活动、大河对话与长江文化高端论坛、长江情怀和长江人文精神论坛等。

       打造长江文化节(周)是长江流域各省市干部群众的大事,应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采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履职、企业赞助、群众参与的运作方式,齐心协力,共同打好长江牌。

                                         

                                                                         炎帝神农文化是长江文明源泉

            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

        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同为中华文明的源头。炎帝神农同黄帝轩辕,共同创造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古代文明。

        炎帝神农是长江稻作文明开创者。中国有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区,即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北方粟作农业区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南方稻作农业区。炎帝神农最早发明了原始农业,他始作耒耜、种植五谷,生活方式由狩猎采集过渡到以农耕种植为主,使中华民族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进入了初步发展的原始文明时期,始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长江流域远古稻作文明。长江文明就是以稻作农业为基础产生发展的,并给东亚文明以及世界文明带来深远影响。

        炎帝神农文化是长江文明源泉。长江流域是炎帝神农重要的活动区域,炎帝神农文化是长江文明的源泉。长江文明是以炎帝神农文化的农耕文明基础为发端的。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等文化系统。各种文明因子之间相互碰撞、影响而逐渐产生了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独具特色的长江文明。炎帝神农文化对于长江文明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江文明的这些成分萌芽于炎帝神农文化,并在其培育下发展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传承炎帝神农文化,增进中华民族认同。全世界华人都以炎黄子孙自居,这不仅是血缘上的“认祖归宗”,而且是文化上的自觉认同,是对炎帝神农在历史上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和巨大作用的肯定。炎帝神农同黄帝轩辕一起,受到中华儿女的普遍认同和极大崇敬。大力弘扬和传承炎帝神农文化,切实增进海峡两岸、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对于进一步激发和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江流域是稻作文明发源地

                                     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玉德

         神农炎帝的主要功绩在农业。人类社会有了农耕,才能创造文明。长江流域是农业文明、特别是稻作农业文明的发源地。

        在历史文献中,《逸周书》较早出现了“神农”二字。《逸周书》记载神农时“天雨粟”,这句话近乎神话。但是,这是人类早期的童年的记忆。随着风雨飘浮而来的种子,在合适的气候与土壤条件下生根发芽,以神农为代表的先民模仿而发明了种植业。《管子・形势解》记载:“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与其他人不同的是,神农是一个对农业特别有悟性的人,所以《竹书纪年》记载神农“三日而能言,七日而齿具,三岁而知稼穑。”为了提高生产力,神农发明了耒耜等农具。为了扩大人们的生活环境,神农炎帝发明了水井技术。为发展农业经济,神农炎帝教民“日中为市”,从此有了商贸。为了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神农发明了医药。

        神农炎帝传说可以以考古作为佐证。考古工作者在距今约5000年的京山屈家岭、天门石家河、襄阳有雕龙碑等地发现了一些古遗址,这几个考古遗址都在史书记载的随州厉山周围。厉山又称烈山。先秦的《国语》记载了烈山氏及其儿子柱从事农业的事迹。烈山氏族就是炎帝部落。考古发现的谷物、工具,是先民从事农业的最好实证。

        农业使人们定居,稳定地创造文化。正因为神农炎帝在长江流域创造了早期的农业文明,才使得沿江各地把神农炎帝当农神,把与农业相关的各种发明都归功于神农,世代顶礼膜拜。

 

                                                      峡江考古揭开长江文明起源新篇

                                                                                  长江文明馆馆长吴宏堂

       长江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别是长江流域发达的稻作文明、精美的青铜器、大批的古城遗址以及文字、宗教等诸多文明要素的发现和发掘,使得长江流域成为中华文明名副其实的发源地之一,而峡江地区(指四川宜宾以下至湖北宜昌的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所覆盖的区域)则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廊道”的作用。

        一是在稻作文明方面。我国迄今共发现新石器时代水稻遗址120多处,其中长江流域有近100处,占80%以上。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许多遗址出土有大量的稻壳和稻谷茎叶,形成了以稻作农业为主体的原始农业,因此世界学术界已经公认中国长江中游是人类稻作文明的发祥地,世界稻作文化是由长江流域向环太平洋地区乃至世界播迁的。

        二是在城市发展方面。峡江地区虽未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城池,但从长江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城池的相似性看,峡江地区可能发挥了“文化廊道”的重要作用。天门石家河等古城特别是良渚古城的发现,标志着长江流域迈入了文明的门槛。

        三是在文字起源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文字,在宜昌大溪文化杨家湾、中堡岛以及天门石家河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很多有刻划符号的陶片与陶器。

        四是在原始宗教方面。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如艺术、审美、习俗、信仰、宗教崇拜越来越丰富。峡江地区出土的“太阳人”石刻、祭祀玉器等就是最好的见证。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期的祭祀玉器也特别引人注目。圆雕、造雕技艺较良渚文化的平面雕刻有很大进步,代表当时中国乃至东亚范围内琢玉技艺的最高水平。

 

                                                      长江承载着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刘崇顺

        长江是中华远古文明的源头。长江,横贯中华大地,日夜奔腾不息,迄今大约有两亿多岁了。长江和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华各族儿女的“母亲河”,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

         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华远古文明源于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大三峡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龙骨坡巫山猿人是最早的古人类,湖北建始猿人距今近200万年,然后依次为蓝田猿人、元谋人、约80万年前的湖北郧县猿人、南京猿人、和县猿人等。

         此前,国外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来到亚洲的历史只有几十万年。然而,龙骨坡文化的问世,证实中华大地上200万年前已经有了人类的足迹,从而把中国的史前文明前推了近100万年。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有力支撑。辽阔的长江流域,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自古以来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经济区。这里地形多种多样,有高山,有丘陵,亦有平原和湖泊。流域内有3.7亿亩肥沃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的1/4。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40%,棉花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3,淡水鱼产量占全国2/3。

         长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文明几千年,始终有母亲河长江相伴,母亲河长江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到“高峡出平湖”梦想的实现,从“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历史繁华,到长江三角洲和浦东新区的经济大开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在万里长江大手笔展开。

 

                                                                    发挥端午文化的重要纽带作用

   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省社科院原副巡视员刘纪兴

       打造端午文化平台,扩大长江旅游影响力,吸引世界旅游资源来端午文化故里探访寻根。可从四方面着力:将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西塞神舟会等传统的端午文化做精做细,做出特色和优势。将武汉城市圈的端午文化做大做强,尤其将武汉东湖作为端午文化的重要产业基地,以充分发挥国内最大城中湖的优势,打造出品牌和名气。将长江流域各省市的端午文化资源整合联动,打造出世界级的中国端午文化旅游圈,共同打造中国端午文化产业集群。建立世界端午文化产业联盟,推动龙舟竞渡运动进入奥运会项目。

        开发端午文化产品,提升长江旅游竞争力。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日常需求产品:一是以粽子为代表的食品开发。二是以养生健身为代表的中草药保健产品开发。三是以思想教育为代表的精神文化产品开发。端午文化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端午习俗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依托,深入开发以屈原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们的电视剧、动画片、舞台剧等文化产品,进而形成端午文化产品系列产业链。

        传承端午文化活动,增强长江旅游创新力。端午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而文化传承的基础在于创新。目前,各地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端午文化活动,以文化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转型增收。从湖北来说,要发挥“得中”、端午文化发源地以及“千湖之省”等文化和区位优势,做大做活水文章,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彰显端午文化精神,展现端午习俗文化,为湖北旅游注入创新发展活力。特别是宜昌、黄石、荆州、武汉要组建龙舟大赛活动基地,增强龙舟竞渡活动的观赏性、参与性和娱乐性,成为长江旅游的领跑者。

 

                                                           着力提高荆楚文化核心竞争力

                                               省社科院研究员、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专家袁北星

        着力提高荆楚文化核心竞争力,是凝聚共识、鼓舞斗志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一些人出现了信念缺失、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要发挥荆楚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不断夯实荆楚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凝聚人心、增进共识、振奋精神,为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人文支撑。

       着力提高荆楚文化核心竞争力,是增强综合实力,实现富民强省的需要。文化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并能优化、强化和整合区域竞争力中的其他因素。文化与工业、农业、旅游、科技等产业的融合,使经济发展更具文化含量,能推动经济发展达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并具可持续发展后劲。文化产业是绿色、环保产业,文化产品与服务是一种独立的贸易形态,是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面。因此,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就越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平衡,越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荆楚文化核心竞争力。

       着力提高荆楚文化核心竞争力,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荆楚文化体竞争力无论是与文化发达省市相比,还是与中部地区的山西、湖南、河南相比,都有明显差距。从全国范围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云南等地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超过5%,有的已超过7%,文化产业已成为这些地方的支柱性产业。“十二五”末期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2.77%,与“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值3.4%有差距,且远低于全国3.77%的比例,与5%的支柱产业量化指标也有较大差距。荆楚文化发展总体质量不高,在全国处13至15名之间,其核心竞争力尚待提高。

 

                                              先蚕娘娘”嫘祖开启长江流域丝绸文化

                                 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省社科院楚文化所所长、研究员张硕

      中国是世界上蚕桑、缫丝、丝绸的原产地,素有“丝国”之称。在宜昌远安,流传着一则“嫘祖养蚕缫丝传说”――

      黄帝战胜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他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种五谷,驯养动物,冶炼铜铁,制造生产工具;而制作衣冠的事,就交给正妃嫘祖了。

        嫘祖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加工野兽皮毛,让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

不久,嫘祖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几个女子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天快黑时,她们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用牙咬了咬,怎么也咬不烂。

         嫘祖病好后,带领妇女上山,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并非树上的果子。她回来把此事报告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山上所有的桑树林。黄帝同意了。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考古资料证明,早在六七千年前,长江流域的先民就已经初步认识并且开始去利用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如蚕丝、麻、葛等作为人类早期服装的面料,并选择了纺轮作为纺绩纤维的工具。纺轮可以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纺线工具,是现代纺织业里广泛使用的纺锭的鼻祖。

        周朝以后,历朝皇室都会组织隆重神圣的仪式,专门祭祀嫘祖。在民间,几千年来也一直把她作为神灵来敬奉。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游客齐聚湖北宜昌远安县嫘祖镇,隆重举行嫘祖庙会。而在养蚕缫丝的生产实践中,供奉嫘祖,乞求丰收,更是成了一种习俗。

 

                                                                 三峡移民精神是新时期民族精神

     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原宜昌日报社社长、总编辑杨尚聘

         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兴建。为此,130多万移民搬出故土家园。

         三峡移民不同于历史上长江任何一次移民,是政府主导的工程移民,是一种有序的移民。三峡工程兴建之初,党和政府就将工程建设和移民致富放在了同等地位,让百万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努力实现移民生产水平、生活质量、文化素质同步提高。

        三峡工程的百万大移民创造了人类水库移民史上空前的奇迹。在百万大移民的实践中,产生了“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三峡移民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是新时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百万移民的生活和思想也产生了新变化。

        生活方式改变了,土墙屋改成了小洋楼或者安居房,挑水上山改成了自来水……移民至少比其他贫困地区的农民提前十年进入了新的生活方式。

         生产方式改变了,大部分移民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变成了各样的商品生产者。政府给他们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和创业机会。他们开始接近市场,参与竞争,改变生活。

         价值观念改了,过去生病烧香拜菩萨,现在生病到医院看医生……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对三峡移民子女的升学、就业和创业给予帮助,现在一批移民二代已融入城市。

         三峡移民与历史上任何一次移民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在移民中弘扬三峡文化,创造先进文化,让三峡移民区域成为既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文化气息的文化热点,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 弘扬湘酒文化 振兴湖南酒业

  •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湖南首家乡村文化研究院成立

  • 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21年工作会隆重召开

  • 热烈祝贺嘉禾县普满民俗文化园隆重奠基

主办: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copyright(C)2023 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1001189号-1